樂山療養院 78年院慶活動 陽光中湧入大批民眾
「台灣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服務供給,遠低於現有需求,
需要各界的關心來支持!
因油費、電費、瓦斯費、健保費…眾多基本生活費用的上漲,近日許多社福團體紛紛出來串連陳情,社福機構募款本就不易,未來將會更是雪上加霜,立法院也為此吵得沸沸揚揚;對於照顧弱勢障礙者機構的社區機構的維持困境,儼然掀起一波討論及關注的熱潮。位居新北市八里區山邊的<樂山療養院>就是一間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外籍傳教士所創辦的機構,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目前收容有115位重症智能障礙者,今天盛大舉辦78週年感恩活動。週六出現難得的晴天,雖現場還是積水泥濘,但仍湧進許多熱情民眾及各界長官及貴賓,現場66個攤位擠得水洩不通,一起高興為樂山慶生。去年才終於搬進現代化養護大樓的<樂山療養院>,常被民眾與<樂生療養院>搞混。面對知名度低,連結資源就更困難,雖有政府補助,但還有約一半經費需自己籌募,每年約要募款高達3000萬元,募款壓力只有越來越大,故每年辦理院慶活動,希望外界更加認識及一起關心這類收容重症障礙者的機構服務及需求;為爭取外界的共鳴,除院生在園藝課程時所習得的手工精油香皂、艾草薰香棒..等,今年更將院生藝術繪畫創作的圖樣,創意設計推出各種抱枕、背包、T shirt, 明信片、紋身貼紙、可愛動物包裝紙…等精美商品,博得現場民眾的驚豔讚嘆及秒殺搶購! 面對社會弱勢家庭需求的迫切需要,要永續維繫辛苦的第一線社區服務機構,需要各界更多的關心及支持。
感謝老天的幫忙,連下好幾天大雨後,今天一早太陽就露出笑臉,晴朗的藍天一掃連日陰雨的濕氣與擔憂,樂山孩子與老師、志工士氣大振,趕緊將感恩禮拜以及園遊會的設備就定位,而先前一週的大雨也澆不熄今天大伙的熱情,一早會場就擠得水洩不通。感謝新北市吳育昇立委、新北市鄭戴麗香議員、新北市李婉鈺議員、新北市社會局黃堯章主任秘書、新北市社會局身心障礙科吳惠玲科長、八里區區長古原瑜,林口啟智校長黃開成…等許多貴賓,一起到場給115位院生及所有辛苦的工作人員,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吳育昇立委百忙中親自與會,致詞時表示:「今天在這裡看到許多的民間團體、公司行號,一起來樂山參加愛心園遊會,很高興看到那麼多的民間力量在支持社福機構,目前仍有許多社福機構如樂山療養院,迫切需要政府及大眾的支持,當然我們民間團體除了盡力給予援助外,也須持續督促政府在社會福利的政策上提供更多的協助。」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任秘書黃堯章代表局長與會慶賀並表示:「很高興今天天空作美放晴,並且能有這個機會來參加樂山療養院78週年院慶,看到院長及社會的努力讓孩子們的臉上充滿的笑容,這真的是讓本人非常的感動,政府致力推動民間弱勢團體的協助,在今後也會繼續保持對社會弱勢團體的支持,並且配合相關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生活品質予弱勢的朋友。」
本次會場除了精彩表演及美味食物外,就屬院生的藝術創作最為吸睛,樂山為一圓孩子們成為藝術家及設計師的夢想,特別於今年的院慶將孩子們的手工創作抱枕、香皂、艾草薰香展示出來作為義賣,並且更進一步與台北藝術大學合作,將孩童們的創作元素融入明信片、包裝紙及紋身貼紙,當民眾看到這些作品讚美的驚呼聲更於會場中此起彼落,這真的是太可愛了!! 樂山孩子小誌就是這次手創品的作者之一,小誌在藝術課程中所畫的「彩色快樂龍」正好符合今年的龍年意象,當小誌知道他的作品被用來製作T恤以及手工卡片,不停驕傲得跟老師們炫耀說:「這件衣服是我畫的喔,我是不是很厲害!」樂山療養院已經連續第二年推出院生的手繪風T恤,今年加碼與台北藝大的學生合作推出更多的手創商品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有機會藉由這些手創品的推廣,得到大眾的掌聲而被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樂山每年有高達3000多萬的營運經費需要自行募款,才能不間斷的提供多元化療育課程以及良好的生活環境給目前的115位院生。希望社會大眾也可以藉由這些可愛的手創品認識到樂山對於院生用心照顧,能夠繼續支持樂山療養院,而在最後,樂山也特別為新推出的T恤安排一場走秀,樂山可愛的小朋友就是我們最帥氣美麗的麻豆,在台上開心地展現這些新衣服及手工包,在場的每個人無不感受到孩子們眼裡閃耀著自信的光芒,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小天使,這也深深地觸動著現場每個人的心。
歡度院慶之餘,樂山療養院姚雨靜院長特別表示,樂山地處偏遠,專業人力與資源連結困難;雖已遷入新大樓,但內部還有很多待購置的必要設施設備,以回應日趨複雜多元的療育需求,尤其搬進新大樓後及擴大收容數,每月固定的維護運作及孩子生活基礎支出就是院方最沉重的壓力;更加上現今電費、油費、物價、健保費…各種基本生活成本都大幅提高,住宿型機構的營運更是無比辛苦沉重。期望能夠號召更多有心企業、愛心社團及關懷弱勢的民眾,一起來幫忙關心共同串聯寶貴資源,讓這些最弱勢家庭特殊障礙的孩子,得以獲得永續穩定的專業服務及足夠照顧。樂山療養院願景:
(1) 持續提供專業及特色療育: 本院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照顧服務外,還聘有物理/職能治療師、體適能老師、營養師、音樂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更辦理有:園藝治療、美術治療、舞蹈治療、戲劇治療及寵物治療等,以強化身心障礙服務使用者多方面的成長與學習,不因位處偏鄉而成為專業服務的孤兒。
(2) 擴大提供服務能量幫助更多弱勢家庭: 遷入新大樓後,積極擴大服務能量至希望盡快能吸引招募到足夠的專業人力來偏鄉服務,以完成協助收容到最高的200床位,以有效紓解幫助許多等待幫助的弱勢個案及家庭的壓力。
*********************************************************************
1932年,英籍戴仁壽博士基於耶穌基督教示服務人類,於現址破土創設「台灣樂山園」,收容痲瘋病患。1934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台北縣私立樂山療養院」,收容唐氏症、自閉症、腦性麻痺等,以重症智能障礙為主、包含視障、聽障、肢障、精障在內的多重障礙者。戴醫師及其護理人員的夫人,終身未生養自己的後代,全心全意及將全部資產奉獻給最弱勢的這些被台灣社會排擠的特殊病患,一生為台灣最弱勢者奔波及努力,夫妻倆的骨灰現仍葬在院內,他們毫無保留的愛心事蹟,永遠提醒我們,用行動來驗證基督的愛。他在條件極為貧瘠的早期台灣,前後擔任過馬偕醫院及台南新樓醫院的院長,並創辦歷史上指標意義的樂山園(樂山療養院的前身),但很可惜的外界甚少了解他的事蹟。社會的角落有更多的需要,期待您的參與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