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樂山

戴仁壽醫師:癩園理想

回到英國後,戴醫師回到巴拿都博士兒童之家任職以外。他不斷的進修、充實自己,為的就是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在1920年他通過了皇家外科院士的考試,也在倫敦醫院擔任教職。

戴醫師在台南時,已經診治過一些癩病的患者,患者病痛的模樣,以及被家庭與社會遺棄的慘狀,時常浮現在戴醫師的心頭。但在戴醫師第一次來台時,,但卻無法有效地治療這些癩病的患者。戴醫師真正有機會開始落實他對癩病的理想,是在他第二度來到臺灣以後。

戴醫師的第二個舞台此時正在臺灣臺北靜悄悄的搭建。

淡水馬偕博士的偕醫館在1901年關閉後,加拿大長老教會在1905年派了宋雅各醫師來台重整,並且將院址遷到台北,也就是現在位於臺北市雙連的馬偕紀念醫院。但在一次大戰期間因為經費不足,藥物短缺,缺乏醫護人員的情況下,在1920年前後停辦。

加拿大宣教師會得知戴醫師人在英國進修,除了醫術高明以外,又具有在臺灣生活的經驗,且精通台語,希望戴醫師能夠前往臺灣接掌馬偕醫院院長的重任。戴醫師二話不說便接受了委任。

1923年,戴醫師再次準備來台。這次他為了癩病作好了準備,抵達臺灣前他先到印度拜訪了當時癩病的權威,梅爾(Dr. Ernest Muir)博士。他在那邊討論了癩病的治療方式,和藥物的使用問題,也參訪了癩病療養院的設計與運作方式。在印度的癩園裡,他看到的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樂活、永續」,癩病患者自己從事農作,自給自足,也在勞動中獲得快樂,這種工作治療的理念深深影響後來戴醫師自己親手設計的癩園--「樂山園」。

在印度他還拿到了當時治療癩病的靈藥「大楓子油」,後來他也在樂山園中種植「大楓子樹」。

抵達臺灣,整頓百廢待興的馬偕醫院以後,戴醫師開辦了癩病的門診。不過並不意外的,開始受到附近居民諸多的反彈與抗議聲浪。這是第一次戴醫師面對這種抗議,也不是最後一次。

戴醫師夫婦遂奔走呼籲,獲得英國癩病救助會的補助3,000美金,買下醫院對面的舊雙連教會,戴醫師欽此監督整修,改建為全台第一處癩病專科診所,1927年正式啟用。其中格局完整,診所周圍還用磚牆圍繞,以防止患者和居民的接觸,或是社區民眾干擾。

這並非戴醫師心中完美的解決方案,他知道僅僅一個特別診所並不能解決太多問題,必需要有完善的收容制度。所以早在診所啟用的前一年,戴醫師就在長老教會大會上報告創設「台灣癩病救助會」的必要性,1928年3月27日戴醫師再度提案成立「台灣癩病救助會」獲得一致通過。

 

戴醫師的努力也使日本政府相當重視,提供了經費讓戴醫師前往東南亞、中國、韓國、日本各地考察癩園設施,以作為臺灣癩病療養設施的參考。總督府和日本皇室也都撥款贊助戴醫師興建癩病醫院。

戴醫師早有興建癩病專門醫院的想法,並開始尋覓適當地點。1928年4月他找到新莊街迴龍一帶的山坡地,並獲得台北州方面許可作為癩病院預定地,同年10月官方核准戴醫師的募款工作。

截至目前為止,一切的計畫似乎都照著戴醫師所希望的前進。

但一直和戴醫師站在同一陣線的日本官方,卻在1929年1月,偕同戴醫師及4名顧問到迴龍預定地視察後,決定接手此地,興建公立癩病院,也就是近年來爭議不斷的「樂生療養院」。

預定地被官方接收,戴醫師無比氣憤且不服,決心另覓他處打造他心目中的癩病療養院。其後他展開了為期一年的海外募款工作。1929年3月9日戴仁壽醫師搭船到歐洲、美洲等地募款。

除了募款以外,尋覓適宜的建園地點也是極為不容易,又因日本政府要求戴醫師要將療養院設立在北部,因此戴醫師前後尋找了三十多處,才決定在八里的現址找到了這最理想的一塊山坡地。

為了擔心遭到抗議,戴博士委請郭水龍牧師出面,向地主收購包含水田、山坡林地在內的19甲土地,並未告知地主預定興建癩病院的計畫。但紙總是包不住火的,1931年11月,癩病院消息曝光,其中包括出身淡水的總督府協議員許丙在內的地主、有力人士開始醞釀反對癩病院的運動。

地主唯恐癩病院設置後,造成土地價值下跌,又因缺少癩病知識,一般民眾也害怕附近遭受到污染,因此連署陳情的勢力頗為浩蕩。但一向斯文,對患者極為溫和的戴醫師拿出了他極為強硬的一面,絲毫不予讓步,在他所堅持之下,反對方也受到意料之外的挫折。雙方在沒有共識之下,抗爭持續了一個多月,才由台北州知事出面調停。在收容人數上有條件的妥協,以及戴醫師對環境衛生的保證之下,癩病病院得以續建。

1934年的3月28日,癩園終於落成,戴醫師將此命名為「樂山園」。命名樂山「園」的原因,一是為了避免和官方的「樂生院」有所混淆。另一方面則是戴醫師希望樂山比起醫院來說,更像是一個家園庄社。因為此時的戴醫師還是馬偕的院長,因此園內 67位病患大小事務及醫療事宜的重擔,便落到了戴夫人瑪芝莉女士的肩頭上,她一方面兼任護理長、一方面要掌理一切庶務,十分辛苦。

1936年,熱心於癩園的戴醫師毅然的辭去馬偕醫院院長的職務,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獻給樂山園和癩病的患者,同時也把樂山當作自己和夫人歸隱田園的寄託。這個夢想卻在1940年破滅。因二次大戰的波及,戴醫師外國醫生的身份十分敏感,最後被日本政府驅逐,戴醫師被迫離開了他奮鬥和牽掛的樂山園,和他的夫人一同回到加拿大。

初回加拿大,他們夫婦在多倫多的醫院工作。但是以經習慣樂山園的生活,他們的步調已經不符合大都市中的生活,因此他們一同到一個偏僻的鄉村醫院服務。戴醫師四處演講,講述他在臺灣的醫療經驗,也傳達著「健康生活」的理念。

雖然生活依舊豐富,但戴醫師心中所念念不忘的,還是臺灣的樂山園。

戰爭結束後,戴醫師有感自己年紀漸長,他尋找了兩位癩病專家來繼任院長、副院長的職位。在1952年他隻身短暫的回到臺灣宣佈這項人事變動,然後急急忙忙的回到加拿大。

因為這時積勞成疾的瑪嘉麗,身體的狀況已經如江河日下。

於1953年,戴夫人病逝於加拿大。

這對戴醫師來說是何其巨大的打擊,悲痛的他舊疾復發,進入加護病房中住院治療。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也許就是形容這樣的狀況,臥病床上急需靜養的戴醫師此時收到了消息,樂山園的土地問題在臺灣又面臨了考驗。他在病榻中不停的寫信求助,最後甚至硬撐著病體,舟車勞頓又來到了臺灣。

1954年,戴醫師以樂山園創辦人的身份與政府多方的溝通協調後,成功的保住了樂山園的土地。但此時的他只能用油盡燈枯來形容了。離開了基隆的碼頭踏上船以後不久,戴醫師便因急性盲腸炎病逝在船上。

第五次回到臺灣,戴醫師的骨灰是搭著他這離開臺灣的那條船,按照他的遺願,回到了樂山園。

戴醫師為了樂山園,奉獻到了最後一秒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臺灣癩病救治的一代傳奇人物,就長眠在現在樂山療養院的「戴仁壽醫師伉儷紀念園」中。他的故事、他的成就,在此供後人憑弔和無限的追思。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