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訊息

【民報】仁醫心路 生命最後一刻... 戴仁壽: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

 
 
來自加拿大的戴仁壽醫師,儘管遭逢來自經濟、政治等龐大的壓力,窮盡一輩子的力量,也要守住樂山園這個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圖/取材自樂山教養院官網
簡介:

他是台灣的痲瘋病之父,卻遠渡重洋而來,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照顧別人不敢接近的痲瘋病患;當生命最後一刻來到⋯⋯他說:「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

戴仁壽(1883-1954)醫生,出生於加拿大,父親是牧師,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他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成長過程他受到一位家鄉的小鎮醫生影響,這位小鎮醫生從倫敦來到漁村,他不只照顧病患,也特別關懷貧困的民眾,協助他們改善生活。戴仁壽深深受到啟發,以他為典範,小

他是台灣的痲瘋病之父,卻遠渡重洋而來,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照顧別人不敢接近的痲瘋病患;當生命最後一刻來到⋯⋯他說:「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

戴仁壽(1883-1954)醫生,出生於加拿大,父親是牧師,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他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成長過程他受到一位家鄉的小鎮醫生影響,這位小鎮醫生從倫敦來到漁村,他不只照顧病患,也特別關懷貧困的民眾,協助他們改善生活。戴仁壽深深受到啟發,以他為典範,小時候就想:「我長大之後要當醫師,將自己奉獻給醫療宣教。」

他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再到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學醫,由於經濟非常拮据,他便半工半讀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直到畢業。由於戴仁壽的學業成績很優異,立刻有大醫院要聘請他;他卻選擇到孤兒院服務,在這裡遇見了「一輩子的伴侶」-同在孤兒院服務的護士瑪嘉麗小姐。

「在倫敦,上帝所給予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獲得瑪嘉麗小姐的青睞。」戴仁壽醫師這麼說。

他們有共同的理念,「想為貧苦病患服務」,舉行婚禮的當天下午,戴仁壽偕同妻子瑪嘉麗,離鄉背井捨棄倫敦的優渥生活,遠渡重洋來到東方的陌生島嶼-「福爾摩沙」,展開一輩子在台灣的醫療宣教行腳。

1911年,戴仁壽夫婦抵達當時還非常落後的台灣,他們的第一站到了台南新樓醫院。新樓醫院由馬雅各醫師創立,是「台灣第一間現代化的西式醫院」。戴仁壽醫師為當地解決傳染病及寄生蟲病,很快就獲得民眾信任。

他來到台灣後,也開始學習台灣話,希望能夠直接和民眾溝通。戴仁壽很有語言天分,除了母語英語之外,他還會說日語、華語和台語。

在那醫學教育尚未制度化的年代,他為了訓練本地的醫護人才,親自編寫醫學教科書,他為了讓台灣子弟都能夠看得懂艱澀的醫學名詞,便用台語發音的白話羅馬字,配合英文,及清楚簡明的插圖,這本書就是「台灣史上第一本台語醫學教科書」-於1917年發行的「內外科看護學」,對醫學本土化有著開創性的貢獻!



戴仁壽編著「台灣史上第一本台語醫學教科書」。(圖/樂山園)

戴仁壽在台南新樓醫院服務期間,陸續接觸到痲瘋病患,他發現這些病患,幾乎是被家庭、被社會遺棄,最弱勢的一群。

他心想:「我們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

結束在新樓醫院的任期,當時恰好妻子的健康狀況不好,他利用機會回到英國繼續進修;戴仁壽接連通過英國皇家外科院士考試,並在倫敦醫院取得教職,他沒有安於現狀,反而再度來台。

回到台灣之前,戴仁壽到印度拜訪了痲瘋病的權威,梅爾博士(Dr.ErnestMuir),向他請教痲瘋病的藥物治療及療養院的設置。在印度,戴仁壽看到痲瘋病患不是躲在陰暗的角落,他們能夠自己從事農耕、樂活永續地自給自足,這帶給戴仁壽很大的震撼與啟發。

1924年戴仁壽擔任台北馬偕醫院院長,他求助「英國癩病救治會」,希望能夠成立專門防治痲瘋的機構,3年之後,馬偕醫院在巨大的抗議聲浪中,成立「台灣第一間癩病專門診療所」,收治痲瘋病患。



戴仁壽(右穿白袍者)成立「台灣第一間癩病專門診療所」。(圖/樂山園)

戴仁壽認為成立專門診療所,只是一個起點,他的內心早已構思照護痲瘋病患的藍圖,他希望能夠成立「痲瘋專門醫院」!

當時台灣仍是日本時代,日本政府對戴仁壽醫生收治痲瘋病患的努力相當重視;戴醫生也開始找尋適合設立的地點。1928年戴仁壽在新莊迴龍一帶的山坡地,找到合適的地點,也獲得日本官方的許可與核准。然而,眼看就要開始動工,日本官方卻突然宣佈將接手興建公立痲瘋病院-「樂生療養院」。

戴仁壽雖然感到不平,但是他沒有氣餒,繼續找合適的地點,最後才決定落腳於台北八里。

「這次有好消息⋯⋯昨天已經買了一處可以建我們盼望給痲瘋病患者住的地方⋯⋯位置是在觀音山下西南方,很美,水源富,有四甲多的田、十四甲多的山,是很好的山⋯⋯」戴仁壽選定地點後,興奮地這麼說。

然而,八里居民得知當地將興建痲瘋病院後,擔心影響地價,也害怕會被傳染痲瘋病,發起激烈反對抗爭,抗爭持續了超過一個月,最後在戴仁壽醫生對環境衛生的保證之下,麻瘋病院才得以續建。

八里居民抗議痲瘋病院設立。(圖/樂山園)

從戴仁壽醫生開始起心動念、募款、找地到興建,經過超過10年的時間,1934年,這間專門收治痲瘋病患的醫院終於落成,命名為「樂山園」(HappyMount)。

「我們要建的不是一間醫院,而是一個庄社,一間一間,讓患者住在那裡,就像在自己家裡⋯⋯可過如在社會一般的生活。」戴仁壽將之命名為「樂山園」,是希望這裡能「成為痲瘋患者的家園」,而非只是一般的治療醫院。

戴仁壽夫婦一手創立「樂山園」,民眾擔心被傳染,少有人願意來這裡工作。園區收治數十位痲瘋患者,除了醫療業務,也要負責大大小小的事務。當時戴仁壽還是馬偕院長,大部分的護理工作都由戴夫人瑪嘉麗來張羅,戴夫人無怨無悔付出愛心來照顧這些弱勢病患,為了成全先生照顧患者的心志與使命感,她甚至毅然地動手術將子宮切除,徹底放棄當母親的權利。

2年之後,戴仁壽決定辭去馬偕院長職務,全心全意都投入樂山園,他希望能夠照顧這些社會最弱勢的痲瘋病患⋯⋯

八里樂山園是由戴仁壽醫師夫婦一手創立。(圖/樂山園)

強調「自治」、「自養」和「樂活」的樂山園,就像痲瘋病患的家園,而戴仁壽夫婦就是樂山園的大家長,希望家人都能夠「健康生活」;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戴醫師夫婦外國籍的身份格外敏感,最後竟遭日本政府驅逐出境。

不捨之下,戴仁壽夫妻回到出生地加拿大,到多倫多的醫院工作;但是他最掛心的,還是台灣。

戰爭結束後,台灣政局也發生鉅變,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八里「樂山園」竟被國民政府「公地放領」;眼看一手催生的家園就要不保,戴仁壽醫生回到台灣,在他積極奔走下,終於保住「樂山園」的產權,為這些弱勢的痲瘋病人守住這塊寧靜的家園,長期積勞成疾,操勞過度之下,戴夫人病逝⋯⋯

隔年,甫失去終生伴侶的戴仁壽醫師要返回加拿大處理要事,途中卻罹患急性盲腸炎,併發嚴重致命的腹膜炎。

在生命最後一刻,戴仁壽醫生交代船長:「如果我過世了,請把我的遺骸運回台灣,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

船長依照戴仁壽醫師的最後遺願,很有道義地將他的遺體運回台灣,也按照他的心願,將他的骨灰安葬在台灣。

在八里樂山園內有一個紀念碑,碑文寫著「誌念故醫學博士戴仁壽暨夫人」⋯⋯

感謝他們一輩子對這些弱勢病患的無悔付出⋯⋯



戴仁壽醫師夫婦紀念碑。(圖/樂山園)

戴仁壽夫妻一生努力為被社會遺棄的痲瘋病患,蓋一個家,儘管遭逢來自經濟、政治等龐大的壓力,他們窮盡一輩子的力量,也要守住樂山園這個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是戴仁壽醫生的一生志向。直到今日,八里「樂山園」已成為「樂山教養院」,這個曾經是數十位痲瘋病患的家園,如今已是一百多位身心障礙天使最溫暖的家,提供二十四小時全時照顧。愛是永不止息,我們一定要將戴仁壽醫師的這份愛,持續傳下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

作者: 
樂山小企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