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摩新聞】戴仁壽 救治痲瘋病患的仁醫(1883〜1954)
戴仁壽醫師,1883年12月5日,出生於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島上的小漁村,父親是衛理公會的牧師,母親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小時候的教會生活,戴仁壽深受一位來自英國倫敦的外科醫師格利菲博士的影響,這位醫師不僅對貧困的漁民提供醫療服務,也關心病人的生活改善,更提出許多英國的醫療傳道者到遙遠的東方去宣教奉獻的事蹟,成為戴仁壽日後走上行醫宣教的典範。1901年,戴仁壽通過倫敦大學的考試,靠著獎學金與半工半讀完成他的學業,在兼差打工的巴拿督博士兒童之家,戴仁壽遇見了人生最重要的伴侶,美麗的護士瑪嘉麗小姐,成為他志同道合鼓勵他實踐理想的賢妻。
1911年,戴仁壽成為英國皇家醫學院外科醫師,並受聘為倫敦伍德福醫院院長,前途無量。這時他聽到遠在東方的台灣有台南新樓醫院(台灣最早的教會醫院,由英國來的宣教士馬雅各醫師創辦)需要優秀的外科醫師協助,戴仁壽立刻向教會申請志願前往台灣,並於1911年11月15日和瑪嘉麗小姐舉行婚禮,當天下午就一起出發前往陌生的國度。抵達台南之後,戴仁壽馬上面對的是環境髒亂、衛生不佳、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極大的社會,他一面學台語和漢文,一面用高超的醫術治療各種傳染病、寄生蟲、外傷疾病,每天病患絡繹不絕,他的名氣很快傳遍了台南府城,而他的妻子也協助護理人員的訓練並幫忙照顧病人。為了訓練台灣本地醫護人員,戴仁壽在工作之餘更編寫了一部以台語、羅馬音標、英文註解,並附上插圖的《內外科看護學》,於1917年出版,是台灣史上第一本台語醫學教科書,編寫過程戴夫人也參與協助校對。
1918年,戴仁壽醫師為了夫人的關節炎需要治療,申請回英國並繼續進修,他在台期間已發現癩病(痲瘋)病患治療困難及家庭困境,就用心研習並請教專家。1923年,戴仁壽醫師獲得治療癩病的靈藥「大楓子油」又獲得英國倫敦癩病救助會的補助,他再度接受加拿大宣教師會的委任,前來台灣接手馬偕醫院的重建,並於1927年在雙連教會舊址建立全台第一家癩病專科診所,1928年並於長老大會提案成立「台灣癩病救助會」獲得通過。1929年戴仁壽醫師前往歐洲、美洲募款,並考察各國收治癩病的設施,最後歷經千辛萬苦,尋得八里樂山園現址的19甲土地,但消息走漏,地方人士群起反對抗爭,戴醫師堅持不讓步,終獲總督府出面調停。1934年3月28日,樂山園正式成立,收容了67位痲瘋病患,生活起居及醫療照護都由戴夫人承擔。
1936年,戴仁壽辭去馬偕院長,全心全意奉獻於樂山園的癩病患者,但1940年二次大戰爆發,戴醫師夫婦被日本政府驅逐回去加拿大,他們念念不忘樂山園的一切,1953年戴夫人病逝於加拿大。1954年戴仁壽聽到樂山園土地又有爭執,他拖著病體趕回台灣與政府不斷協調,最後保住了樂山園和病人的權益,但已油盡燈枯,在回程船上病逝,船長遵照遺願將骨灰運回台灣,安葬於樂山園,他一生對台灣的貢獻令人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