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有障無礙 樂山歲月 讓障礙者今天比昨天進步
體適能老師李麗美指導院生暖身操。(蕭照平 攝)
為了不讓心智障礙者的生活只是溫飽度日,樂山教養院引進多元療育課程,透過繪畫、農作、拼布、音樂、體適能等課程,不僅豐富人生也啟發天賦,鼓勵每一位心智障礙者的今天都比昨天更進步,也希望在有限的人生裡,可以活得不一樣。
用畫走出圍牆 樂山獲邀參與畫展與社會對話
台上唱著歌,台下開心地跟著歌聲左右搖擺。這天是2019國際身心障礙者多元藝術畫展的開幕式,樂山教養院的孩子們,也帶著他們的作品一起來到這裡。
帶著有點害羞又有些驕傲的神情,介紹起自己的畫作。這樣的場景,這對他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因為這幾年樂山教養院積極參加畫展跟比賽,不只國內,他們的觸角也延伸到海外,就是希望走出院區讓孩子們有不同的學習體驗。樂山教養院院長張嘉芳說:『(原音)對樂山來說,我們一直非常喜歡讓社會能夠有機會透過畫展看到孩子的話,也因為有機會跟其他單位參展,孩子也有機會去看到別的園生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所以會有些機會交流,幾年下來,院生跟其他機構孩子也會成為好朋友。』
樂山教養院院長張嘉芳。(蕭照平 攝)
樂山引入多元療育 要讓院生每一天都精采
來到新北市八里郊外,一棟紅磚瓦教堂佇立在林影間,微風輕拂著教堂外的吊鐘,城裡的喧鬧也嘎然而止,這裡就是照顧著許多重度到極重度心智障礙者的樂山教養院。
樂山院一景(蕭照平 攝)
由來自加拿大的戴仁壽醫師創建以來,樂山教養院已經有85年的歷史,走過收容漢生病患者再到心智障礙者的安置,一路來都是社會弱勢的避風港。
直到前院長姚雨靜引進「多元療育」,帶進音樂、舞蹈、戲劇、園藝以及繪畫等課程,讓樂山教養院不只是安置,更有陪著院生體驗生命的教育功能。院長張嘉芳說:『(原音)社會慢慢進步,我們也看見人活著不是只有吃飽喝足、維持一口氣,之前姚院長引進很多課程,包含繪畫課,對心智障礙者孩子來講,你上一堂、兩堂、上一年,可能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可是我們上了6、7年,你會發現孩子是真的有進步。』
樂山院院生每天都有課程,透過課程強化各種訓練。(蕭照平 攝)
一談起樂山教養院的孩子,張嘉芳就泛起笑容,相較之前服務的安寧機構來說,她認為樂山教養院的孩子還有很長的人生,讓他們有不一樣的回憶其實比什麼都來得幸福。她說:『(原音)我們在樂山服務的這段有限時間,不管是10年、3年、5年也好,可是你很努力讓他們活得不一樣,不管以後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可是至少這段印象跟回憶是很棒的。』
畫出正向力 美術老師要挖出孩子的內在價值
樂山教養院是如何讓心智障礙者活得不一樣?書櫃上一張張鮮艷、可愛的繪畫作品,或許就是其中的答案。
在孩子平常上畫畫課的教室裡,美術老師白芳芸跟院生的互動就像是鄰家大姊姊一樣,所以院生總親暱地叫她「白白老師」。
白芳芸坐在院生小惠前,一起討論著「埃及豔后」該怎麼上色,兩人臉上都露出開心的笑容。原本小惠有些精神上的疾病需要吃藥控制,但在藝術的改變下,病況已經慢慢改善。
小惠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畫出她想法中的埃及豔后。(蕭照平 攝)
白芳芸認為,畫畫不僅是紓壓更可以展現院生的內在特質,且畫畫讓不同特質的樂山孩子都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她說:『(原音)真的要透過畫畫這件事情,就是讓她整個情緒紓壓跟轉移,慢慢的藥量減量到不用吃藥,我覺得這是很大的改變,在生理上,心理上,因為院方會幫忙把畫拿去比賽,其實也都有得獎,他們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可以成為小畫家,然後覺得樂山很棒,會去結合文創,受到很多人的喜歡,所以有沒有得名就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他們的東西已經被蠻多人肯定了。』
美術老師白芳芸指導院生(蕭照平 攝)
不因身障就降低要求 體能老師帶著過好每一天
如果說,畫畫讓內在生活變得不一樣,那體育課程就是讓院生們外在生活更有挑戰,不因身障就降低體能要求,這就是體適能老師李麗美的堅持。
手拿飛盤、跳進圓圈,再瞄準九宮格、用力丟出。這是李麗美的活動巧思,因為對有多種障礙的院生來說,不斷重複同一個復健動作,很快就會鬧脾氣、想下課說掰掰,所以結合趣味性,要讓體適能變好玩。她說:『(原音)我覺得他能拿出來、射出去,這個動作有執行到就OK,所以就是握力、手的肌力跟手眼協調,因為目標沒射好,你會發現偏很大。』
體適能老師李麗美指導院生暖身操。(蕭照平 攝)
儘管沒打中目標,李麗美還是帶著活力笑容要大家再來一次,除了是強化體適能,也希望可以讓院生感受到成功打下九宮格的喜悅,對李麗美來說,幫助院生過好每一天,就是她持續在樂山教養院服務長達8年的原動力。
體適能老師李麗美設計不同課程,來訓練院生的大小肌肉等功能,這堂課是跳圈圈、擲飛盤。(蕭照平 攝)
樂山丘上的黃銅像 銘記守護信念守護愛
創辦人戴仁壽的銅像,在山坡上靜靜地俯瞰著樂山教養院,碑文寫著「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就像是戴醫師的親切叮嚀,也是這裡照顧心智障礙者的服務信念。
樂山院創辦人戴仁壽醫師銅像豎立在舊院區一角,遠眺著台北港。(蕭照平 攝)
雖然生活起居多在院裡,但院生的世界並沒有因此侷限在宿舍跟教室裡,反而透過「多元療育」課程接觸到更寬廣的人事物,讓院生肯定自己、建立自信,讓生活不再只是溫飽而已。